分区
橙子3
我的女神三毛
展开Biu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三毛在文章中对人物和景物进行了大量的白描。她总是写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任何人为的雕琢。三毛刻画的人物也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进行白描来再现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三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表现出人物多方面矛盾统一的性格,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文字里总是流露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沙漠中的饭店》是记述她和外国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乐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没有成为他们和谐生活的障碍,相反却成为这对柴米夫妻快乐的源泉。《结婚记》则记录了她在沙漠中与荷西仓促结婚的戏剧性过程,种种滑稽可笑与庄严的结婚仪式交织在一起。

[查看全文]
白兔软糖
夏日大作战の慧眼识珠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dlsdyc 于 2013-7-19 10:00 编辑

锵锵锵~这里也是夏日大作战の分会场之一>▽<
活动二:慧眼识珠
那么废话不多说
窝萌来看看这里有神马好玩的题目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规则——找茬】

1. 请在每道题目中找出一个错误(错别字请无视【挠头)

2. 每题+4宅币,全部答对额外+5宅贡献

3. 本帖禁水 聊天请善用点评(请在一层楼内作答)

4. 截止日期 到8月1日的说

【活动内容】

1、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纳粹党的领导人。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是顾炎武总结的。

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提出气是万物的本原。

4、现在法国的总统的任期是7年一届。

5、《西厢记诸宫调》是元代王实甫的作品。

6、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

7、“无极而太极”这一命题是朱熹提出的。

8. 1517年,马丁路德掀起了民主改革的浪潮。

9. 米兰多拉的作品《柏拉图对话录》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宣言”。

10. 草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

以上

+゚゚・*:.。..。.:*・゚゚・*:.。..。.:*・゚・:*:・・:*:・ 本帖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

❤~ GAME START ~❤

[查看全文]
荷卷卷
【清明】文史哲思·叹息之墙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4-5 10:25 编辑

文史哲思·叹息之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文史哲思很久没有全版联合活动了,恰逢清明好时节,遂决定趁此良机,文哲全版于清明开启“叹息之墙”活动。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
希望诸位能在活动中思考出生死的意义。


活动会场介绍

点击上方即可进入相应活动

奖励发放:
1.各个版块活动由各个版块自行决定
2.全部参加给予1技能点的奖励,特别优秀的,会由五位版主联合评议,给予3-5个技能点的奖励。

活动截止至立夏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文史哲思板块所有
@dlsdyc @OOOOO @opheliascarlett @这里是miku君

[flash=35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402668464&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查看全文]
虫梦。
潜意识对世界的映射问题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虫梦。 于 2013-7-31 18:46 编辑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从客观讲,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拥有“我们看到的”这一属性,它来自于视网膜对晶状体在其上倒映的映射,而不是世界本身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虚像。而若是虚像的话也就可以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个疑问来自于最近看的两部电影,《庇护所》和《险恶》——视网膜映射的客观影像被大脑加工过后给我们的感觉才是“世界”,那么加工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哪一方,我个人认为这个主体应该是”潜意识“。(貌似弗洛伊德也是这样认为的)

那么对小说人物,或是我们来说,我们活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不论是哪种感官,只要是能形成感觉的“映射”,都可以视作是我们的潜意识在窥探世界,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不一样,所以在看到同一事物时会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的反应——客观的虚像并不足以造成如此明显的不同——那么实际上我们的意识在判定事物好坏之前,潜意识已经替我们先做了判断,我们最后的选择其实恰巧是潜意识的决定,我们所形成的思考都是有非常强烈指向性的。

有没有书籍解释我这个疑惑的,我觉得我有点过分夸大潜意识作用但目前的思考是这样。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如果让我建立模型,本我,自我,超我不是正三角而是一个直角三角。

一般人应该是:

超我

/  |

本我——自我

自我是中心,超我凌驾其上施加影响,本我作为自我的反面存在附属。

而对我来说:

自我

/  |

超我——本我

我的本我无限放大与超我不断斗争,自我被非常强烈的压抑。

于是我的思想和行为异常不稳定,感觉有无数多面具(多重人格不存在不是),无法解释这一行为。

但是我的自我能意识到我的行为不受控制但是无法控制。

感觉就像是饿了会想吃饭一样的条件反射,无法主动去切断。

怎么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