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leaf
心理学小故事2
展开Biu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

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查看全文]
freshleaf
心理学小故事1
展开Biu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查看全文]
freshleaf
人为什么会害羞?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freshleaf 于 2017-7-21 20:05 编辑

关于害羞的研究,最知名的大家莫过于斯坦福的菲利普·津巴多了。而菲利普·津巴多被心理学界说认知,这是来源于有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2年,津巴多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始深入街头巷尾,在超市门口分发问卷,在学术会议上成立小组,请人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害羞,并分享自己的经历。他甚至在电视、杂志、报纸上对好莱坞明星、体育明星、政客等公众人物进行访谈,深度讨论害羞的问题。津巴多发现在他抽样调查的上万人中,约4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害羞表现,其中36%的患者其病史超过10年。害羞已经成为让大家严重困扰的社会问题。1977年,津巴多开创性地在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害羞诊所,一边通过更多的案例来研究害羞者的心理特点,一边帮助害羞者适应社会,克服害羞。

30年过去了,津巴多的害羞诊所从斯坦福迁到了硅谷中心帕洛阿尔托。虽然接待患者的不再是津巴多本人,而是专门聘请的注册心理师,虽然每小时的治疗费高达140美元,前来咨询的害羞者还是络绎不绝。在人们心中,津巴多的“害羞诊所”已经是一个传奇的品牌,一个充满魔力、值得朝圣的地方。许多人走进这里时,都是低着头,脚步匆匆。而当他们走出这里时,已经抬头挺胸,充满自信。
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陈会昌说“害羞”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并不带有多大的贬义,害羞的性格也算不上什么天大的缺点。过去,“害羞的女孩”也许还掺杂了些许“可人”的含义;一个害羞的男孩,大概也不会被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讨厌。但是,最近一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中西文化的沟通,“害羞”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含义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频繁发生的求职面试、辩论会、商业谈判、业务推销等活动使所有人都难以逃脱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而害羞者在这些活动中的劣势就越来越尖锐地凸显出来。现在多数的父母都把孩子的害羞、内向看做孩子身上突出的缺点,很多幼儿园老师和小学、中学老师也表示,他们更喜欢外向、胆大的学生。过去,我们认为,只有在美国这种以竞争和进取为国民精神的国度,“害羞”才是个贬义词。现在,我们中国人也许要重新审视“害羞”这个概念在我们头脑中的意义了。
◎人格特质学派确信:害羞是一种遗传特质,就像人的智力和身高一样。
◎行为主义者认为:害羞的人只是没有学会与其他人交往的社交技巧罢了。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害羞是个体潜意识下内心激烈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
◎社会学家和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交中害羞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因为社会环境使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害羞。
◎社会心理学家则提出:害羞者是在社会生活中被贴上的标签——自认为自己害羞,或是别人认为自己是害羞者。
可以确定的是,这五种观点并不能涵盖所有关于害羞的解释。一位作家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害羞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财富的渴望。每种解释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害羞。正如对害羞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说法,对“为什么人们会害羞”这个问题,同样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查看全文]
freshleaf
人的驯化实例研究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freshleaf 于 2017-7-21 19:40 编辑

人,是不是可以和动物一样被驯化?大家都知道,动物,通过设定一定的条件,是可以被驯化的。我们智人进化到后期,越来越独立于其他物种,其中一个重要的标记就是掌握了驯化其他物种的能力。从此以后,人,就从所有物种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

关于驯化,最重要的学说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其中的核心内容是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会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条件反射在解剖生理学上又称前馈控制系统。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驯化动物的过程,是通过生理机制,达到影响意识反应的过程。每次喂小狗之前响一下铃铛,当小狗形成了无意识的生理反应后,只要一响铃铛,小狗就会自动自觉地走到狗盆那,摇着尾巴。

人的驯化比这个更复杂。因为人有更为复杂的思维模式、情感机制、心理活动和社会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意识和生理的驯化反应。但是当人处于一种群体环境中的时候,这一过程会变得更加容易。《乌合之众》作为一个入门书,很好地阐述和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的历史上有很多悲惨的教训和案例。以50年前的Fan You 和Wen Ge为例。我们来看看大家在驯化过程中,是一种怎么样的反应。

索尔仁尼琴说:斯大林在布哈林们成为反对派之前就宣布他们是反对派,这就使他们失去了威力。联想到当年Fan You 运动中,有很多本来就反对我大P的人,就是后来说的那5%。在思想改造的浪潮前是比较镇定的。按照索尔仁尼琴的说法,反过来理解的话,如果那5%事先就打定了主意“反我大P”,大P再来指控那些5%们“反P”,这些人就不大在乎了。是这样吗?在压力下,被压迫者一般都会产生向压迫者认同的愿望。对于思想改造运动中的大多数知识分子而言,问题还要更简单一些,因为在这裹,大多数人本来就是认同大P的,起码是不曾明确地反对大P,所以他们在压力下常常会进一步地顺从大P。普通人总以为压迫会导致反叛,他们不知道压迫也会强化忠诚。思想改造运动就是运用压力去强化人民的忠诚。这种忠诚可以被强化到如此的地步,以至于一个人可以极为痛苦而又相当真诚地承认自己犯下了自己实际上从未犯过的罪行。这一奇特的过程的确是相当复杂的。首先常常是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发挥作用。你本来不反大P,不反人民,大P却咬定你反了,“人民”也异口同声地说你反了。你百般申辩而对方却不为所动。于是你不得不意识到,你虽然没有反大P反人民的主观动机,但不幸却造成了反大P反人民的客观效果。毕竟,客观效果这个东西,顾名思义,那就不是依你的感觉为准,而是依对方的感觉为准。

毛主席打比方道: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治死了多少病人他是不管的,行吗?当然不行。其实,毛主席这个治死病人的比喻,就如同他那个治病救人的比喻一样,用来说明思想改造问题并不恰当。因为治疗效果的好坏是客观的。所谓客观,不但是说它必须以病人的状态为标准而不能以医生的状态为标准,它还是说道裹所指的病人的状态也是客观的,即可以进行客观量度的。

列宁讲过,历史喜欢跟人开玩笑。你本来想进这个房间,结果却进了另一个房间。你百思不得其解。在适时,从众性便发挥作用了。不论是出于“P和人民总不会错”的角度,还是出于“随大流更安全”的角度抑或是出于二者的混合,最后你决定要“改造思想”。有时候,事情就到此为止。你同意改造思想了,大P也就对你满意了。但有时候则不然。有时候大P还要进一步追问你:既然你承认自己的思想是错误的,可见你本来就怀有恶劣的动机。造就更让你百口难辩了。你好像落进了“既说了一就要说二”的境地,不承认自己曾怀有恶劣的动机似乎倒不合情理了——别人显然是这么看你的。于是,你努力挖掘内心深处,看是不是有甚么不可告人的恶劣念头。通常你总会成功的。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后来因为思想原因被开除的刘宾雁这样写道:“是被迫认罪吗?不全是,是心甘情愿吗?也不是。我在那一式六份右派结论上一一签上自己的姓名时,心情是淡然的,近于麻木。我似乎真正认为自己确是那几条罪状的罪犯,但在内心深处,又没有一条我不是半信半疑的“。大概在所有接受思想改造的人们当中,上述这种“从迷乱到顺从”的类型最为普遍。不论是被戴上帽子的还是没被戴上帽子的,不论是受批评较多的还是受批评较少的以至于从未受到直接批评的,许多人都是经由类似的心理活动。最终承认自己有错或有罪。完成这样一种复杂曲折的心理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几乎人人都想不通,不服气,到后来才渐渐地表示通了服了。在这里,大P的另一手策略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造就是所谓“给出路”。大P号召大家“割尾巴”,“放下包袱”。只要认了错,P和人民就会欢迎你,让你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来,否则就是自绝于大P,自绝于人民,死路一条。

在Wen Ge初期,中学生中盛行一幅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出身不好的同学统统被打入另册,不准参加破四旧,不准参加十一游行,甚至不准佩戴毛主席象章。照说不准就不准呗,往日准许大家都去参加这类活动时,不是还有不少人不想去吗?可是一旦被规定了不准,许多原本未必想去的人却一下子变得非要争取去不行了。因为他们害怕受排斥。不少出身不好的同学宁肯上台承认自己是“混蛋”、“狗崽于”,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接纳,哪怕是在集体中充任一个可怜的角色也胜似被集体完全拒绝。这就是说,当这些同学承认自己是“混蛋”、是“狗崽子”时,他心里反而会好受一些,因为在这时,他好歹总算是找到自己的认同对象了。我们知道,有些人在大P组织没有定性戴帽子之前还始终拒不认罪(如果先认了,说不定会免去那番处罚),而等到帽子已经戴在头上,惩罚已经落到身上之后,反而才承认自己有罪的(为时晚矣,于事无补),真是何苦来哉。但细细一想,那不是和自承“狗崽子”的心理动机十分相似的吗?原先拒不认罪是由于抗拒被排斥,现在认罪则是为了重新得到认同。

过了50年,研究这个问题变得更有现实的紧迫性了!!

[查看全文]
freshleaf
关于思想改造与洗脑术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freshleaf 于 2017-7-21 18:56 编辑

思想改造,又称“洗脑”。不少中国人以为“洗脑”一词来自外国,来自英文的Brainwashing。

杨绦女士在《洗澡》这部小说的前言中就讲到“洗脑”是西方人的说法,甚至连毛泽东主席也把“洗脑”一词的发明权派给了美国人。

刘青峰则以为“洗脑”是指苏联的事,那和中国的思想改造不尽相同。

但西方人却坚称“洗脑”正是指中国的思想改造。

“Brainwashing一词正是来自中国,来自中国人的一个口头语hsi nao或xi nao。

一九五一年,美国记者亨特(Edward Hunter)写了一本书,名叫《红色中国的洗脑》。

一九五六年,亨特又出了本书《洗脑》。

一九六九年,美国心理学家利夫顿(Robert Jay Lifton)在他的《思想改造与极权主义心理学》一书中,也多次用到“洗脑”一词。

由此看来,“洗脑”一词倒不是进口货,而是“出口转内销”。

不错.在我国大P内正式文件、文章和讲话中我们都还没有见到过“洗脑”这个词。

不过类似的说法大家都很熟悉。

例如“洗澡”的说法,早在五十年代便很流行(杨绦的《洗澡》写的就是五十年代初期知识份子的思想改造)。这还让我想起了更早期鲁迅先生的“洗脚”说。

在六十年代的“四清”运动中,又有“干部上楼,洗手洗澡”的说法。

可以推测,“洗脑”便是产生于这类运动的一个不载之于文件,但流行于口头的词汇。

有趣的是,大P自己好像不大喜欢“洗脑”这种说法。

粗考其因,也许是“洗脑”一词是通过美国人批评思想改造运动而流行开来的,所以就使得这个词沾上了某种“反P”的嫌疑;儘管平心而论,“洗脑”和“洗澡”取义相近,本身并不一定带有贬义,而且还更贴切,更传神。

到了今天,我们的话语体系仍然是一脉相承。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东西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有一些东西一直悄悄地,在你不知不觉的地方,存在着。。

[查看全文]
freshleaf
有人研究“思想改造”吗?
展开Biu

余英时教授曾说,如金岳霖、朱光潜、冯友兰等在中西哲学有很高造诣的学人,在建国后我们的大Party面前竟然都变成了甘心认罪的“思想囚犯”,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难索解的一页”。

金、朱、冯,包括更多的章、郭、钱等,哲学、文学、历史、物理等等,各路大家,在中国的思想境界上处于很高地位的人,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与无与伦比的对社会和规律的敏感。为什么最后都能够被改造呢?

[查看全文]
吾乃无
【转载】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展开Biu

天天都在贴里看别人,做伸手党,久而久之发现心理课堂的贴更新很少,所以今天更新一下!%8:} 做的不好,请见谅%121:} ※卡耐基成功名言录※

  ☆不要忘记,恶毒的责难往往是一种伪装的称赞;要知道,没有人会踢已死的狗。

  ☆忧虑就像是不停地往下滴的水珠,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忧虑,通常会使人心神发狂,甚至自杀。

  ☆用赞美的方式开始,就好像牙科医生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然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剂却能消除这种痛苦。

  ☆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我们要去认识的人,去结交新的朋友。

  ☆在所有一切烈火中,地狱魔鬼所发明的狞恶的毁灭爱情的计划,喋喋不休是最致命的。它像毒蛇的毒汁一样,永远侵蚀着人们的生命。

  ☆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批评所引起的嫉恨,只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情感,同时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认清弱点,完善自我--《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戴尔·卡耐基先生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夜半孤灯,细细品读,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虽然仅仅是匆忙一瞥,但依然被卡耐基先生的智慧所折服,似乎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凝聚无数经验教训而成的处世哲学,处处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从而自我完善,自我驾驭,使我能够更好的经营自己生活

《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耐基先生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先生对这些生活和工作中的深刻思考,为我打开了一片智慧的天空,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自身的不足--其实人生哲理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中。这让我想起了人们对卡耐基先生的赞美:"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的走向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就会了解人性的本质,从而事半功倍,顺利成功。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了这些"弱点",就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顺利进展,而发现自身的弱点,可以使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读后感人性的弱点读后感》(http://www.unjs.com)。

在机关单位工作,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而《人性的弱点》中关于处理生活中、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深刻哲理,尤使我获益良多:

第一、与人相处的技巧。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问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细细品读,不知觉间豁然开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是人最优良的品质之一,是生活中交到真心的朋友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取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生活如此,工作亦然。土地整合工作是一项人民工程,每时每刻都要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如何才能有效地处理人民群众的问题,设身处地的沟通与交流无疑是最重要的。

第二、如何更好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工作?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确实,为人处于世就要面对社会中的许多责任,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工作中则更需要责任,一个人能力或许有高低,但是如果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最起码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一个不负责的人,纵使天资卓越,也会对团队和集体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正所谓:"责任字字重千斤"。同时,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也会得到团队和集体认可,是获得友谊的最佳方法

第三、快乐的生活。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疲劳是每个人肯定会有的。面对层层重压,我们如何才能快乐的生活?卡耐基先生说:"能够分享的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找个适当的机会,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去健健身,游游泳,放松自己,使自己的身心全都得到放松,这是焕发活力的好办法。确实,与他人一起分享生活的乐趣,这样也许你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我想,年轻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活力,永葆活力,激情无限。

卡耐基先生的智慧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知的大门,这不仅仅是对生活哲理的阐述,更是对人性的细细剖析。认清人性的弱点,正视人性的弱点,我们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或许古人所谓的:"知耻而后勇",就是这个道理吧。[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认清弱点,完善自我--《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转载——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http://renxingderuodian.unjs.com/

书的链接,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564829.html

谢谢大家%159:}

[查看全文]
aobama74
人生如茶
展开Biu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茶?"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稍倾,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

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