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leaf
寒冬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及房地产业发展5
展开Biu

四、寒冬才刚刚开始

5月24日穆迪将中国的发行人评级从Aa3下调至A1,主要原因在于“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财政实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经济体系整体债务将随着潜在增长的放缓而继续上升。虽然目前的改革进展可能会逐步促使经济和金融体系转型成功,但却不大可能阻止整体债务进一步大幅上升,以及由此导致的政府或有负债增加。”

面对这一事件,中方发言人声称“中国在解决产能过剩和推行结构性改革方面已有所成效,中国的债务风险是可控的,考虑到最近不断提高的利润率,企业完全有能力偿还它们的债券。穆迪过分高估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这次降级并不合理”。最戏剧的是,面对这一利空消息,5月25日上证综指上涨1.43%,中小板指上涨0.40%,创业板指上涨0.08%,从行业来看,市值占比较大的非银金融和银行涨幅较大,维稳意图很明显,实力打脸穆迪的降级。

华尔街日报对该事件的评价倒是较为客观,一方面陈述当前的问题,比如GDP增速下滑和债务占GDP比重的不断走高,表达对重演日本经济衰退悲剧的担忧。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绝大部分债务在国内,且拥有高储蓄率、封闭的资本账户和政府-银行-企业间的紧密关系,所以国外的举动(如穆迪对中国降级事件)对中国影响有限。

综合前几部分对于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监管的讨论,不难发现经济寒冬正在到来,无论是金融还是实业都会受到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不会发生类似于上世纪日本所经历的经济衰退,因为中国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在遵循次优路径的调整思路下,中国有可能走出困境,但关键不在于金融市场,而在于如何抑制房地产泡沫,如何推进国企改革,如何寻找到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如何将权力租金从既得利益者手中转移、进行利益再分配,以便提升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而非抱残守缺妄图死守既得财富靠资产增值坐享其成。

从穆迪事件就能看出,中国的事情外界干预程度有限,中国的问题也只能靠自己才能解决,自助者天助之。对于个人来讲,情况也是如此。Time has changed,在这场逐步逼近的寒冬里,衣服穿得厚并没有太大作用,只有动起来才能活下去。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那些在寒冬里赤身裸体的舞者,他们是暴风雨中真正的海燕,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猛士。寒冬过后,那些活下来的人,会活蹦乱跳生机勃勃,去迎接只属于他们的春天。

[查看全文]
freshleaf
寒冬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及房地产业发展4
展开Biu

三、当前金融去杠杆已错失最佳时间和路径
年初以来,无论是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还是人民银行,均以各种形式传递出金融去杠杆的强监管。今年被取消或推迟发行的债券越来越多,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不断走高,从政策意图来说,似乎是在通过货币收紧抬升利率水平,迫使金融机构降杠杆,进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尽量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并促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从政策目标的角度来说,当前无疑实行的是多目标制,除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外,汇率稳定、资产价格稳定、金融市场稳定等同样也是追求的目标。此前的政策思路是尽量实现所有目标,确保经济缓慢触底回升,平稳进入下一周期。然而,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上述目标已无法同时实现。由于其中有诸多目标是相互矛盾的,保住一些目标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另外一些目标。

当前实行金融去杠杆,无疑放弃的就是资产价格。美国作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部经济体,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顺利进入加息周期,并且近期由于美国经济数据良好,甚至有诸多美联储官员支持年底前加息三次,再加上年底可能启动缩表,因此给中国当下的改革创造了极为不利的外部货币环境;财政政策方面,美国近期准备大规模降税,同时可能继续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迫使中国缩小贸易顺差,因此贸易环境也极为不利。除美国外,欧洲政治风险日渐消除,经济复苏势头虽然不及美国,但也持续向好,货币紧缩周期即将到来。对中国来说,如果不尽快降低金融风险,金融系统的内部风险很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爆。因此,当前政策无疑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得已采取的主动紧缩措施。

1.当前金融去杠杆已错失最佳时间和路径

次贷危机后,中国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的改革不仅错过了最佳的时间,因为无论是外部货币环境还是贸易环境都比危机后以及2015年更差,政策空间也更加小(货币政策几无空间,财政政策空间正在迅速被耗尽),而且错过了最佳路径,致使以后的任何改革都将付出比之前改革更大的代价。

如果我们将当前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两大类问题,那么,最佳路径应该是先改实体经济,即通过去产能、清退僵尸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等措施,降低无效率企业对信贷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无谓占用,促使资源流向高效率企业,提升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提升后,自然利率水平和无风险利率水平也会提升,从而也会带动金融系统利率水平的全面提升,主动去杠杆过程也能够顺利完成。金融系统风险降低后,资金也会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次优路径是,一方面通过货币收缩提升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水平,迫使金融系统主动降杠杆,以达到降低金融系统内部风险、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实体经济的改革。这一路径正是当下正在上演的改革剧本。由于前期实体经济的各种改革推进缓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经济又超预期复苏,美联储货币收缩速度加快,金融系统内部风险又处于较高水平,房地产市场风险积聚,如果不马上主动降低金融系统的杠杆率,恐酿成系统性风险。

最差路径是激进出清。如果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改革继续进展缓慢,尤其是实体经济的改革,并且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复苏并紧缩货币,那么最终外部环境变化就很有可能传导至内部并引发系统性风险。大量无效率僵尸企业倒闭,房价大幅下跌,债券市场大量违约,小型金融机构破产,市场一次性出清,最终经济触底回升。不过中间过程并不可控,甚至有可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是重演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悲剧。

2.当前路径存在的挑战与出路

次优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通过货币收缩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系统杠杆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并且这种融资成本的提升是由于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所致,而不是由于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的提升。

当前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水平,而实体经济的损伤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由于融资活动难度加大以及利润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债券和贷款违约会逐渐增多,银行系统的坏账比例也会继续升高。另外,由于流动性收紧也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剧烈调整。虽然当前各地出台了诸多限购措施可以降低房地产的流动性并一定程度上锁定价格,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阻止价格的剧烈调整。一旦趋势扭转,风险情绪加重,调整幅度反而会更加剧烈,甚至可能在房地产领域出现债务通缩现象。届时虽然金融系统的杠杆率下降了,但最终由于实体经济的恶化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金融风险,并最终引发危机。

当前所有矛盾的核心问题依然是经济问题,没有实体经济的复苏,金融风险再整治也只能加大不会降低。因此,经济改革依然应该放在最优先的目标。如果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加坚定的经济改革,更大力度的去产能措施、清退僵尸企业和国企改革,那么金融风险依然是可控的。时不我待,2017年下半年将可能是面临考验最为严峻的时期,金融市场的动荡或许才刚刚开始。

[查看全文]
freshleaf
寒冬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及房地产业发展3
展开Biu

二、产能过剩: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产能过剩是一个老旧而严峻的话题,特别是在2009年以后,刺激计划所导致的行业产能扩张与市场真实需求脱节,加剧了可轻易获得贷款的众多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的恶化。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主要分为提升需求和限制供给两个方面,提升需求主要依靠国内基建项目和“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基建项目;限制供给主要有限制新增产能、升级现有产能并淘汰不合格产能这几个思路。

那么这些政策到底有没有产生显著效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逐一分析。首先谈谈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安信策略的观点,从公布的去年各地ZF工作报告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数据来看,按照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目标,16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大约13%左右,但年底实际值却只有8.1%。去年有23个地方两会公布投资增速目标,有10个地区投资实际增速低于目标。以市场最为关心的新疆为例,16年年初ZF对固定资产投资制定的目标是12%,但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6.9%。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下降,且相较于目标值难超预期,基建可以起到缓冲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作用,但改变不了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此前穆迪对中国GDP的预测是2017年6.6%,2018年6.3%)。

如果内部不能完全消化产能,那么自然会想到外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所制定出的战略方针,将过剩产品出口到区域内的其他国家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根据中国欧盟协会2016年发布的报告《Overcapacity In China: An Impediment to the Party’s Reform Agenda》,“一带一路”存在着几项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I.从经济性角度来说,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等产品不宜大规模出口;
II.亚投行提供的资金规模和“一带一路”沿途大部分市场的规模均不足以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III.许多国家不愿意大量接受中国的贷款和劳动力,而愿意接受的国家则存在高度的贷款拖欠风险。

“一带一路将在双边合作的基础上实施。在吸纳过剩产能方面,从亚投行以外渠道融资的项目可能拥有更大空间。但是,中亚各国的市场太小,无法大量吸收中国的过剩产能。至关重要的是,ZF相对强势的国家例如印度、印尼、越南愿意接受的中国贷款、产品和劳务很有限。而ZF相对弱势的国家例如巴基斯坦、柬埔寨则存在高度的贷款拖欠风险。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评估冒这样的风险是否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另外,对于限制供给方面,中国欧盟协会也给出了相应评价:在中央ZF将化解产能过剩列为重点工作之后,一些行业和省份于2016年1月发布了产能削减目标,安徽、甘肃、山东和新疆还对没有收益的企业开展了调查。但是,由于已发布的产能削减规模普遍较小,且尚未进入落实阶段,因此,仅寄望上述举措能最终带来根本性转变,是不切实际的。2007年至2014年历年召开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一个佐证,因为历年会议都将限制和控制产能过剩作为来年的关键任务,但最终并未取得重大突破。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诸多政策从目前来看并未药到病除,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行,只是要长久地坚持和深化下去才能看到效果。比如限制产能本来就是老大难的问题,一刀切不仅影响到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会造成较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产能问题说到底其实是产业转型和国企改革问题,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国改又有了一些新动作,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央推进国改的决心和积极探寻新增长点的热情。解决产能过剩是一个未完待续故事,我们期待它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查看全文]
freshleaf
寒冬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及房地产业发展2
展开Biu

从历史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兴衰与政策导向高度正相关,此次的调控也不例外,根据4月的数据,30大中城市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6.36%、45.97%和44.49%,销售端明显回落;CREIS中指数据显示,2017年5月监测的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11%,近半数城市环比下滑,同比亦下降25.42%;从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来看,去年9月、10月以来一线二线城市同比均出现回落,一场房地产行业的肃清已拉开帷幕。

我想关于房地产未来的方向,5月26日黄市长(还是市长叫起来比较亲切)在复旦的讲座《关于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最具权威性。黄市长归纳了10个房地产市场的失衡和5个制度安排,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就不再赘述。另外市长演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关于房地产的,主要是怎么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就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形成合理的对策措施”,所以我自然也认为这次演讲并非坐而论道,而是即将成为现实的行动,比如演讲中提到的房地产税收“高端有遏制,中端有鼓励,终端有保障”“什么叫房地产税?一是对这个社会存在的各种存量、增量都要收税,不是说只收增量”,我就暂且天真地以为这些都是会兑现的了。

很多人认为房地产牵涉到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大而不倒,这种逻辑我在《再论房地产:生活虽艰,希望犹在》中也谈到过。但是,房地产对于实体经济资金的抽血现象已经不能再用任何逻辑或借口来强行掩饰,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我国金融业业务高增长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为房地产产业链提供融资等服务,而房地产以及上下游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增加了对金融业的需求。金融和地产绑在一起,主导着经济的整体走势。根据姜超团队的测算,每1单位的广义房地产GDP可以拉动接近0.2单位的金融业GDP,仅次于采矿业;信用债发行方面,金融和地产相关行业占总信用债存量的比重高达69%。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外汇储备。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闭关锁国的国家了,已经完全融入了世界经济,每年需要从市面上进口高达几千亿的石油,三分之一的粮食产品依赖进口,跟买石油和吃饭相比,楼市是大问题,但还不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在近几年下降了一万亿,17年1月首次跌破三万亿的安全线,这才是真正攸关的问题。在丢卒保车的事情上,中国绝不会犯糊涂。

[查看全文]
freshleaf
寒冬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及房地产业发展
展开Biu

经历了2016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金融大体系内信用派生剧烈扩张后,高层终于开始趋严监管并积极寻求拉动中国经济的新方式,一方面强化房地产和金融监管政策,另一方面推动国企改革、维持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拓展“一带一路”,期望通过企业改革和加大内外需求来稳定经济、解决过剩,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探路。

面对美联储加息、外汇储备不断下降以及国内一些棘手的问题,2017年中国宏观环境并不乐观。首先,自去年10月以来,房地产政策紧缩,从4月的数据来看,30大中城市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6.36%、45.97%和44.49%,销售端明显回落。其次,今年金融监管明显加强,利率上行,货币收紧。银监会密集出台一系列如“三违反”、“四不当”、“三套利”等文件,重点监管同业业务,意在将表外理财赶回表内,倒逼银行去杠杆;证监会则主要清理券商资管理财池,限制杠杆率,遏制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通道业务规模;5月底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加强对减持的监管,遏制套利通道,对定增、pre-ipo有一定影响。再次,不少机构预测主动补库存周期将在6月左右结束,李奇霖在《监管才刚刚开始》一文中也提到,“在地产调控加强、地方违规举债监管趋严、汽车消费下行的背景之下,中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回调,呈现被动补库存特征”。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暗示,经济寒冬正在到来,一场调整势在必行。

一、房地产调控仍将持续

目前房地产膨胀极为严重,根据姜超在《繁荣过度,物极必反》中的数据,我国1/3的经济与房地产有关。2016年6.7%的GDP增长中有2.4个百分点是由广义房地产行业拉动起来的,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36%,而2015年贡献率仅为25%。以日本的经验来看,上世纪80年代地产和股市均出现泡沫,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但最终政策收严后,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陷入了停滞的20年。虽然中国的国情与日本不尽相同,资本尚不能完全流动,发生类似于日本大崩盘的可能性较小,但房地产毕竟已经绑架了太多利益主体,如果再不加以调控,后患无穷。

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央和地方使用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地产泡沫,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限购,去年上半年上海、北京率先控制房市,9月后全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紧密出台严厉的地产调控措施,12月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中央最高层明确房地产“非炒即住”的基调,2017年以来各城市也陆续强化了之前的限购政策,如3月24日成都将二手房纳入限购范围,政策的严厉程度再次升级。另一方面是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限制,主要是暂停地产企业发债和禁止金融机构向地产企业提供拿地融资。

未完待续。。。

[查看全文]
毛线球儿
【景观设计】让人惬意的10座小公园
展开Biu

搬运自:http://www.urcities.com/landscapeDesign/20160617/22500.html

公园是拥挤的城市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一个优秀的设计可以激活城市氛围,抚慰人心。本文就介绍10个不错的小公园。

▲“梯田小公园”。这个小公园位于成都。从成都悠闲的户外生活中得到启发,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阐释了传统的有当地特色的生活空间,

喝茶,与邻居交流,沉思,等等。从高处往下看,小公园犹如一片层层跌落的梯田,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引入了城市空间,营造出一片放松的场所。

▲“面条小公园”。为庆祝水泥厂建厂100周年,厂领导决定修建一个小公园。由于厂区各个建筑风格迥异,如何将这些建筑协调的组织在一起成为了小公园设计的难点。

设计师的概念是把行人的流线可视化,用这些路径来将建筑连接在一起。同时,融入多层次,灵活的绿化空间。

▲“边界小公园”。一个世纪以来,这片区域都属于工业用地。新的设计将人们引向河边,并且把生态系统和社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这里,城市的网格和河流的自由边界汇聚,混合,冲突;城市道路变成了充满绿化的步行道;码头缓缓地伸进水中。陆地和河水模糊的边界营造了一个复合的充满活力的社区。

▲“沙丘小公园”。由于缺乏人的活动,哥本哈根的办公园区一直饱受诟病。设计师决定将园区广场作为一个开放的友好的“前厅”。

采用了和缓的曲线,整个公园像一个巨大的沙丘,在这里工作的人或者附近的市民都可以在其中穿行游憩,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喷泉小公园”。整个公园用三角形划分,充满几何感。将硬质铺地,绿化,水景作为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组合变形,形成一个丰富的有趣的公共空间。

▲“山丘小公园”。这个项目极具挑战性。场地邻近火车站,空间非常拥挤,三面被丑陋的建筑包围,其中包括嘈杂的夜店。

设计构思是用带种植的3m高墙将糟糕的外部环境屏蔽在公园外,在内部营造绿色小山丘和高大乔木,创造一个内向的安谧的空间。

▲“棋盘小公园”。整个公园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有草地,喷泉,长凳,还有真的棋盘。

▲“养老小公园”。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院设计也面临着挑战。设计师希望把养老院的环境营造得更像一个居住区,

而不是冰冷的医院。设计了五个庭院,有水,花园,盆栽,竹子等。

▲“斜坡小公园”。在高层建筑的下方有一斜坡。利用斜坡建造了观光花园、绿色屋顶等景观,同时草坪还能起到蓄水的作用。

将斜坡分为高、中、低三段分别做设计,将建筑与河的关系一层一层建立起来,形成统一的景观。

▲“三色小公园”。公园分为三个区域,用三种颜色表示——绿,黑,红。红色区域作为附近运动中心室内活动的延伸。

黑色区域作为城市的客厅。白色的曲线将树池,喷泉,游戏场等场所突显出来。绿色区域作为亲近自然的运动场所。

起伏的山丘提供了软质的界面,可以吸引小孩玩耍或是家庭野餐。

[查看全文]
逐渐地菜色
阿尔瓦罗 ·西扎+王建国+蔡凯臻 pdf
展开Biu

听说好好分享可以更快的升级用户组~45@,因为等级不够不能分享到资源区~63@,所以就放这里啦~力求荼毒更多人,让更多人一起入坑啦哈哈

简介:(我百度的~58@)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师,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认。

大家来看一下封面(大概百来页,七十几m),然后就可以回复下载啦哈哈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大家保佑我快快升级用户组,,,还有你们有需要什么资料嘛?(太偏肯定就没了)或许我可以找找有没有(蓝后再发个帖子赚分),,,~36@

[查看全文]
毛线球儿
【古建改扩建】江户时代庙宇的修缮及扩建
展开Biu

原帖地址:http://www.gooood.hk/tsunyuji-by-satoru-hirota-architects.htm

基地位于街区的东北角,基地的北侧面对着学校操场和孩子们的公园。由于不恰当的扩建和绿化,这一区域的通风极其不好,且对于一座宗教场所来说,此地过于脏乱了些。庙宇的主殿在二战空袭中被摧毁,战后新的主殿在旧址上伫立起来,成为和平时代的象征,但由于当时物资匮乏,重建后的主殿并不十分牢固。介于以上两点,建筑师主要的设计工作体现在四个方面:主殿翻新;将基地北侧空置出来用于停车;住宿和办公整合在一栋新建筑内以及加建一座多功能的接待大厅。▽ 外观

▽ 东立面

▽ 北立面

▽ 墙面细部

▽ 入口细部

▽ 特殊的大门编织肌理

主殿(原有建筑,建于1949)

1949年重建后的主殿作为时代的印记被保留下来,建筑师对损毁严重的部分进行了彻底的修缮。整个建筑及其院落为洁净肃穆的气氛所环绕,已经成为当地备受欢迎的地标。

▽ 主殿及庭院鸟瞰

▽ 主殿及庭院

▽ 室内

接待大厅(新建筑)

接待大厅是供来访者休息的地方,也可作为多功能厅来使用。此外,在灾害来临时,它也是一处临时的避难所。接待大厅为访客营造了轻松舒适的氛围,且其入口直接面向场地内部的庭院。接待大厅的檐口比较低矮,能将照射进铺满白河沙的庭院中的漫射光线引入室内。

▽ 鸟瞰接待大厅及庭院

▽ 室内

祭司住宿与办公(新建筑)

住宿和办公的功能比较明确,因而作为一座独立的建筑而存在。一层是办公室和更衣间,二层是祭司的住所。一层的外墙部分使用一条条的松木板,来暗示此处曾经用以隔离停车场和基地之间的篱笆。楼上住宿部分为了保护住户的隐私而与寺庙其他的空间相分离。

▽ 办公室外墙及半室外平台

▽ 办公室

▽ 更衣室

▽夜景

▽ 图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